【数据世界网】1月9日消息,近日,量子计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联合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芯片,命名为“悟空芯”(夸父KFC72-300)。这款新型量子芯片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悟空芯”采用了创新的72个计算量子比特和126个耦合器量子比特的设计方案,总计高达198个量子比特。在实际运行状态下,其比特弛豫时间T1达到15.3微秒以上,退相干时间T2也超过2.25微秒。与前两代产品相比,第三代超导量子芯片在相干时间和性能上均有了显著的提升。
据数据世界了解,“悟空芯”的命名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72变”,象征着这款量子芯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搭载“悟空芯”的量子计算机具备通用可编程能力,为用户提供了开发量子计算应用程序的广阔平台。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孔伟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超导量子芯片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并实现了量子叠加和纠缠等关键特性。基于“悟空芯”的“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能够一次性下发并执行多达200个量子线路的计算任务,这一速度优势远超国际同类量子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