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据Omdia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168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在中国市场,科智咨询的预测更为乐观,认为到2027年,随着AI应用的广泛部署和液冷生态的成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液冷技术的崛起,得益于数据中心算力需求的激增与能耗控制的迫切需求。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液冷技术正逐步替代传统风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新趋势。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数据中心的能效,也为液冷产业的细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顾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其起点可追溯到2020年前后。当时,数据中心行业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开始探索绿色化技术。供冷作为数据中心非IT设备能耗中的大头,自然成为了新技术突破的关键环节。间接蒸发冷却、自然风冷等技术相继涌现,但液冷技术的出现,为数据中心散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液冷技术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初期,由于用户对新技术持保守态度,加之对业务稳定性的高要求,液冷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许多数据中心行业观察者甚至认为,液冷只是炒作概念,难以在实际场景中落地。但这一切在2022年ChatGPT问世后发生了改变。AI的快速发展不仅重塑了各行各业,也对数据中心架构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智能算力的需求激增,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密度、高效散热的需求,液冷技术因此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液冷技术的普及,数据中心液冷产业也逐渐细分化,产业链日益完善。从最初的液冷机柜展示,到如今冷却液、UQD接头、水凝管等零部件厂商的活跃参与,液冷技术的生态系统正在不断壮大。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产品线的丰富上,更体现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创新上。
芯片厂商如英特尔等,也开始积极布局液冷技术,与绿色云图、英维克等企业合作,推出了基于至强平台的冷板式液冷整体解决方案和浸没式液冷机柜技术。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了液冷技术的发展,也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英特尔还推出了中国数据中心液冷创新加速计划,旨在通过细分产业链、合作头部厂商、推广优质产品等方式,实现产业的共赢与多赢。
在液冷技术的推动下,数据中心的散热效率大幅提升,单机柜功率不断攀升。从最初的300W单颗CPU,到如今500W甚至逼近1kW的CPU功率,以及8KW、10KW乃至更高功率的机柜出现,液冷技术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向高密度、高能效、高可靠演进的关键力量。同时,随着液冷零部件的通用化与标准化进程加速,数据中心应用液冷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有望在未来实现比风冷更低的部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