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谷歌在其Made by Google活动中揭晓了备受瞩目的Pixel 10系列旗舰手机,这一系列作为Android阵营的风向标,凭借一系列创新功能如语音实时翻译、哼唱转歌曲、Magic Cue(魔法提示)以及Camera Coach(相机教练)吸引了广泛关注。这些功能不仅展示了谷歌在移动AI领域的深厚实力,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新方向。
在苹果Siri仍面临诸多挑战之际,谷歌在移动AI领域的领先地位愈发明显。Pixel 10系列成功抢占市场先机,但这一成就并非没有代价。对于并非专为AI功能而来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可能不得不为那些并不需要的AI特性买单。据海外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分析,Pixel 10标准版在12GB的内存中,特别划出了3.5GB用于AI功能,且这部分内存仅能通过Tensor G5的张量处理器(TPU)访问。谷歌此次不仅在Tensor G5的GPU上进行了“反向升级”,还在内存分配上做出了大胆调整。
相比之下,同样拥有12GB内存的Pixel 9并未采用“AI专属内存”设计。这一变化很可能源于Pixel 9系列的市场反馈。由于端侧大模型需要在本地完成数据处理,为了确保用户体验,必须在端侧部署足够大的内存来存储整个模型。若使用闪存,AI对话、AI修图等任务的耗时将显著增加,这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显然是不可接受的。端侧AI需要高速缓存和更大的内存带宽,运行时必然会占用一定内存。
然而,Pixel 10不仅具备AI功能,其他应用程序同样会占用内存。当用户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并运行端侧AI时,系统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许多用户难以区分ChatGPT、豆包、元宝等应用与端侧部署的AI之间的区别,更不了解后者的性能开销堪比重度手游。因此,谷歌在Pixel 10上规划了3.5GB的“AI专属内存”,旨在解决用户同时使用端侧AI和其他应用时的卡顿问题。这一设计是基于对当前端侧AI模型内存需求的精确计算得出的。
尽管“AI专属内存”有助于提升Pixel 10的端侧AI性能,但这也对谷歌承诺的7年系统更新带来了挑战。安迪-比尔定律表明,硬件提升的计算能力总会被新的软件消耗掉,因此老机型在面对新软件时往往力不从心。Pixel 10虽然目前运行流畅,但四五年后可能会力不从心。而8.5GB内存能否满足7年后的应用需求更是一个未知数。这意味着Pixel 10的用户可能会提前感受到手机性能下降。
谷歌通过“AI专属内存”确保了Pixel 10用户在头两年能够充分发挥AI的能力,但这一设计也缩短了手机的实际使用寿命,而这一点并未被公开告知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这一设计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虽然“AI专属内存”有助于Pixel 10最大限度地发挥端侧AI能力,但并非所有用户都需要这些AI功能。对于不使用端侧AI的用户来说,他们实际上是在为不需要的功能付费。
内存作为手机的基础组件,直接影响性能表现。对于这部分用户而言,谷歌在Pixel 10上的设计甚至有虚假宣传之嫌。毕竟,在宣传中谷歌明确表示Pixel 10拥有12GB内存,但实际上如果不使用端侧AI功能,Pixel 10的真实可用内存仅为8.5GB。这无疑引发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真实性能和价值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