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来袭,美的白电帝国如何应对跨界挑战?

   时间:2025-07-14 16:37 来源:ITBEAR作者:沈如风

近期,美的集团的掌舵人方洪波,这位一向低调的企业家,却意外地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先是接受了知名媒体《晚点》的独家采访,随后又带病参加了美的的股东大会,这一系列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媒体面前和股东大会上,方洪波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谦逊姿态。他不仅坦诚地指出了美的在出海业务和小家电市场上的不足,还高度评价了跨界竞争对手,并直言美的尚未构建起坚固的护城河,未来将面临一场激烈的竞争。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方洪波在多次露面中,频繁提及小米,这无疑让人联想到美的与小米之间的潜在竞争。事实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早前已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小米空调今年的目标是在中国零售市场跻身行业前三。

这一系列动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这还要从方洪波的职业生涯说起。

1992年,方洪波南下广东,加入了当时已成立12年的美的,恰逢美的股份制改革。在他加入之前,美的刚摆脱了OEM贴牌的身份,投资兴建了占地28万平方米的美的工业城。随后的几年里,美的推出了自主品牌空调,并迅速卷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从1996年起,空调市场便经历了多轮次的混战。每一轮价格战都伴随着各大厂家在舆论层面的激烈角逐,但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往往是价格。方洪波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总说空调乃至白电行业几乎没有护城河,因为技术停滞不前,创新难以形成代际领先,行业之争归根结底是价格和渠道的较量。

如今,当卢伟冰喊出小米空调杀入前三的口号时,空调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是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渠道层面,小米的线下渠道网络布局广泛,依托IOT和3C流量优势显著。在产能方面,虽然美的自有产能具有优势,但小米通过合作可以动态弥补产能差距。在技术侧,核心的压缩机技术没有突破性的创新,所谓的创新也缺乏壁垒。

因此,竞争最终还是会回到价格上。事实上,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空调市场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小米作为跨行业多轮价格战的胜利者,在价格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无疑给美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回顾美的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的早已从单一的家电制造商成长为拥有广阔产品线和庞大资本帝国的商业巨头。然而,在面对小米这样的跨界竞争对手时,方洪波仍然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

美的的资本运作一直沿着既定的路径进行,从白电业务的上下游及品牌布局,到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扩展,再到近年来逐渐涉足新能源、高分子材料、汽车零部件和医疗器械等多元化领域。然而,这些资本运作似乎并没有让美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而是在既有轨迹上小心翼翼地前行。

在采访中,方洪波提到了他喜欢的作家茨威格和他的半自传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在这本书中,茨威格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和那个动荡的时代,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能为力。方洪波似乎与茨威格感同身受,在面对现实的挑战时,他也感到了某种无能为力。

或许,作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方洪波的理想是带领美的走向新的高度,但在现实中,他不得不选择延循既有的轨迹,尽量减少风险,守住美的的一亩三分地。这种无奈和妥协,或许正是美的在面对小米等跨界竞争对手时显得审慎和保守的原因。

美的未来的增长之路,无疑将笼罩在小米等跨界竞争对手的阴影之下。而方洪波,这位美的的掌舵人,将如何带领美的应对这场恶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