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交锋》栏目发布了一段访谈视频,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节目中就外界对小米的质疑作出了详细回应。针对“小米缺乏技术含量”“产品全靠组装”“营销驱动成功”等争议,卢伟冰从科技投入、产业分工及产品创新等角度进行了深入解读。
访谈中,主持人提及网络对小米的普遍批评,例如“技术含量不足”“依赖代工”等观点。卢伟冰直言,科技消费品的本质是技术与产品的结合,营销仅是放大产品价值的工具。“若产品本身不过关,再强的营销也无法推动销量。”他强调,小米的成功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尤其在“人”“车”“家”三大场景中推出了多款现象级产品,外界将其定义为“营销公司”实属误解。
针对“组装厂”标签,卢伟冰以行业案例回应:苹果至今未拥有自有工厂,所有产品均依赖代工,但无人质疑其技术实力。他指出,代工是现代产业分工的高效模式,小米虽初期采用代工模式,但始终深度参与工厂管理,并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生产效率。2023年,小米已建成两家自有工厂,进一步打破“组装厂”的刻板印象。
卢伟冰还透露,小米2024年研发投入预计达300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三倍。他呼吁公众关注小米在技术领域的长期投入,而非仅聚焦营销手段。“技术积累需要时间,但我们的决心从未动摇。”
当被问及小米17对标iPhone 17的传闻时,卢伟冰坦言对苹果的尊重与学习态度。“苹果是强大的对手,我们始终以谦逊的姿态向其取经。”他表示,小米的竞争策略并非简单模仿,而是通过差异化创新构建自身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