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携手博通推进AI芯片部署,英伟达合作升级,AI工厂生态加速构建

   时间:2025-10-15 00:48 来源:快讯作者:顾青青

全球AI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合作与竞争浪潮。OpenAI与芯片巨头博通(Broadcom)于近日宣布达成战略伙伴关系,计划共同部署由OpenAI设计的10吉瓦规模AI加速芯片集群。根据协议,双方将从2026年下半年起逐步部署搭载定制化AI芯片的机架系统,预计于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这一合作使OpenAI在短短一个月内与第三家芯片企业建立深度联系,加上此前与英伟达、AMD的协议,其AI加速集群总规模已突破26吉瓦。

OpenAI此次研发的基于ARM架构的AI芯片,将联合arm、甲骨文等企业共同推进。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在数据中心和芯片领域的交易总额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仅博通芯片项目就涉及数百亿美元投资。博通总裁陈福阳在合作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优化从晶体管到模型推理的全栈技术,能够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双重突破,"这相当于在芯片领域掌握自己的命运"。

资本市场对这轮技术合作迅速作出反应。博通股价在协议公布后单日上涨近10%,英伟达、亚马逊等科技股同步走高。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芯片企业英诺赛科(Innoscience)凭借氮化镓技术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这家由前NASA首席科学家骆薇薇创立的企业,近日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800V直流电源架构,其全球首发的全链路氮化镓解决方案可为AI数据中心降低30%能耗。

作为全球首家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的企业,英诺赛科的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公司产品良率已达92%,相比传统6英寸工艺,单晶圆产出量提升80%,成本降低30%。其创始人骆薇薇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选择IDM全产业链模式正是为了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数据显示,2023年英诺赛科在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有率达42.4%,位居行业首位。

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该公司联合meta、甲骨文升级的Spectrum-X以太网交换机网络,可支持超大规模企业构建包含数百万GPU的巨型计算系统。英伟达CEO黄仁勋将此称为"AI工厂的神经系统",并预言万亿参数模型正在推动数据中心向十亿瓦级演进。更值得关注的是其800V高压直流供电联盟计划,目标在2027年前建成支持单机架1兆瓦功率的新型数据中心。

在技术竞争层面,黄仁勋直言中美芯片产业差距仅"几纳秒"。他强调中国拥有完备的人才体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芯片研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这种判断在资本市场得到印证——英诺赛科宣布配股融资15.6亿港元当日,股价单日涨幅达16%,市值突破700亿港元。分析人士指出,氮化镓材料在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正在重塑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格局。

这场由AI驱动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写产业规则。OpenAI联合创始人Greg Brockman坦言,当前计算能力距离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仍相差甚远。而博通半导体事业部总裁Charlie Kawwas用铁路建设类比技术演进:"互联网花了30年成为基础设施,这次可能不需要五年。"这种紧迫感促使科技巨头们加速构建万亿级生态循环,从芯片设计到数据中心,从算法优化到能源供应,整个产业链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