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近期亲手策划的一份“惊喜”,终于在科技界掀起了波澜。8月25日,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的机器人核心组件——NVIDIA Jetson AGX Thor开发套件及生产模块,价格起步于3499美元(约人民币2.5万元)。
国内外多家企业,如亚马逊、波士顿动力、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以及众擎机器人,已率先采纳了这款Jetson Thor。据英伟达介绍,这款产品的诞生旨在应对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核心难题:实现机器人与人类及物理环境的实时、智能互动。
黄仁勋自信地表示,Jetson Thor将是物理AI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从现场演示来看,当前机器人在交互上普遍存在的“迟缓”问题,往往源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闭环效率低下,以及计算性能与能效的瓶颈。而Jetson Thor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重点优化。
性能上,Jetson Thor配备了128GB内存,提供了高达2070 FP4 TFLOPS的AI计算能力,功率控制在130W之间,足以同时运行多个生成式AI模型。与上一代产品Jetson AGX Orin™相比,Jetson Thor的AI计算性能提升了7.5倍,能效提高了3.5倍,为人形机器人、农业、手术辅助等高性能物理AI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Jetson Thor兼容所有主流的AI框架和生成式AI模型,并与NVIDIA从云端到边缘的软件堆栈无缝对接,包括NVIDIA Isaac(用于机器人仿真和开发)、Isaac GR00T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NVIDIA Metropolis(用于视觉AI)以及NVIDIA Holoscan(用于实时传感器处理)等。
在英伟达股价方面,发布当日收盘时上涨1.02%,盘后进一步上涨0.27%,市值达到4.39万亿美元的新高。与此同时,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英伟达Omniverse与仿真模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以及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就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Rev Lebaredian认为,机器人是连接人工智能与真实世界的桥梁,能够理解和改变物理环境。他预测,虽然IT行业的总规模约为5万亿美元,但与全球所有行业超过100万亿美元的总量相比,这只是冰山一角。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计算的力量将不再局限于5万亿美元的信息市场,而是拓展至100万亿美元的物理世界市场。
王鹤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未来十年,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将超越当前所有工业机器人的总量,再往后十年,甚至可能超越汽车和手机市场,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王兴兴则强调,未来机器人将朝着更实用的方向发展,虽然具体速度还需时间检验,但未来几年内,人员和出货量有望实现每年翻倍。
王兴兴还指出,家用机器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技术,而是极高的伦理和安全要求,这大大提高了家用机器人的普及门槛。对于Jetson Thor,王兴兴评价道:“它为机器人带来了计算能力的巨大提升,使机器人拥有更强的敏捷性、更快的决策速度以及更高的自主水平,这对于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导航与交互至关重要。”
王鹤也表示:“采用Jetson Thor后,我们的G1 Premium在运动速度和动作流畅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我们期待在VLA大型模型中释放其更大的潜力。”Rev Lebaredian介绍了英伟达在机器人发展中的角色:“我们的使命是打造专门解决‘最难问题’的计算机,推动机器人发展和物理AI落地。在英伟达的战略中,必须构建三类计算机:嵌入机器人本体的计算机,如人形机器人搭载的Jetson Thor;AI工厂计算机,用于处理海量数据、训练模型;以及仿真计算机,通过物理定律生成数据并提前测试机器人。”
自2014年起,英伟达便进军机器人领域,先后推出了机器人大脑模块Jetson TK1、NVIDIA Isaac机器人开发平台等。如今,黄仁勋正带着对AI同样的信心,押注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着下一波物理AI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