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测试近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8.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1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02亿元,同比增幅达30.75%,净利润2486.24万元,同比增长0.50%。尽管保持增长态势,但公司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出现波动,第三季度毛利率63.96%、净利率24.26%,分别同比下降4.51和6.96个百分点。
费用结构方面,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总额1.39亿元,同比增加1065.90万元,费用率36.09%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具体构成显示销售费用5667.35万元(同比+24.64%)、管理费用4239.62万元(同比+8.51%),而研发费用3974.25万元同比减少8.91%,占营收比例降至10.3%。这种"两升一降"的费用变化,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拓展与管理优化方面的投入加大,但技术创新投入有所收缩。
作为国内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龙头企业,东华测试自1993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核心技术。公司现已形成覆盖传感器、适调器、数采软件及信号处理算法的全链条研发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60余个行业,其中60%以上产品服务于国防科研领域。近年来参与载人飞船测试系统、国产航空发动机监测系统等重大项目研发,为"国之重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通过技术突破打破外资垄断,国内结构力学测试市场占有率已达60%-70%。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2.4%),占总营收68.8%;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营收0.35亿元(同比-13%);电化学工作站营收0.28亿元(同比+10.3%)。这种业务结构既体现了传统优势领域的稳定性,也反映出新兴业务的成长潜力。
面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东华测试依托力学测试领域的技术积淀,重点攻关六维力传感器核心技术。该产品可同步检测三维空间内的力和力矩,相当于为机器人装上"触觉神经",在精准感知和柔顺控制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目前研发产品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并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开展技术对接,其校准实验室更成为国内首批具备多维力传感器检测能力的CNAS认证机构。
在产业协同方面,公司于9月24日与南通振康机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旋转关节模组测试控制平台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此次合作旨在拓展高精度执行器与智能化模组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为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提供核心测试解决方案。
为支撑战略转型,东华测试同步推进1.5亿元定增计划,其中1.05亿元用于智能化测控产业升级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厂房改造、设备引进及系统建设,打造智能化产品制造、组装、测试生产线。太平洋证券分析指出,该项目建设将显著提升公司产能与技术水平,配合机器人传感器业务布局,预计2025-2027年营收将分别达6.32亿、7.93亿和9.88亿元,净利润对应1.71亿、2.23亿和2.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