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上,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发表了关于大模型产业发展的深度见解。他指出,当前全球大模型产业正经历多重变革,从应用形态到算力需求均呈现显著趋势,其中DeepSeek模型的崛起成为关键转折点。
张宏江回顾,DeepSeek模型发布后仅7天便突破1亿用户,刷新了人类历史上应用用户增长速度的纪录。该模型不仅性能接近全球顶尖水平,且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零头。这一现象引发行业对算力需求的重新思考:资源经济学规律表明,当技术成本下降时,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DeepSeek的普及并未削弱算力重要性,反而推动了计算需求的持续扩张。
大模型的应用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以ChatGPT为例,其用户日活与月活比例从发布初期的14%跃升至今年3月的超30%,表明该工具已从偶发使用转向高频依赖。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8月期间,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7亿,其中大量用户开始将其视为交流伙伴而非单纯工具。这种用户粘性的质变,标志着AI从“解决问题”向“情感陪伴”的进化。
产业层面,大模型正重构云计算生态。云服务商最初仅将模型作为附加服务,而今模型已成为定义云平台的核心要素。这种变革带动了芯片、云计算、电力乃至整体经济的连锁反应。以美国为例,其算力基础设施(IDC)建设在过去五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埃隆·马斯克为xAI打造的20万卡单一集群数据中心,以及OpenAI因微软算力供应不足而发起的“星际之门”项目,均凸显了大规模算力系统的战略价值。
技术演进方面,强化学习与Agent技术的突破成为焦点。2024年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提出的“经验学习”理论,为大模型引入了记忆与上下文维度,推动计算需求持续攀升。与此同时,推理模型在过去12个月中思考时间每六个月翻倍,性能同步提升,使得AI从工具升级为具备主动规划能力的伙伴。张宏江强调,当Agent拥有计算、决策与执行能力后,企业流程将面临重构——过去为人设计的流程必须适应AI特性,否则将被智能体经济(Agent Economy)取代。
智能体经济的崛起将深刻改变社会结构。在AI驱动的未来,企业核心资产将从人才转向算力、模型与数据,业务扩张方式也将从雇佣人力转向扩大计算规模。扎克伯格7月高薪招募AI工程师的举动,或许预示着“超级个体+Agent”将成为科研创新的主流模式。这种变革已对就业市场产生冲击,迫使社会重新审视教育体系、税务制度乃至社会架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