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高管谈AEB主动安全:量产之路,如何量化减少事故成关键?

   时间:2025-05-20 13:42 来源:ITBEAR作者:顾青青

近期,汽车行业关于AEB主动安全技术的讨论热度再度攀升,这一波热议的源头来自理想汽车前智能驾驶团队的赵哲伦与小鹏汽车自动驾驶部门高级总监袁婷婷之间的一场微博交锋。双方围绕AEB技术的某些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迅速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场争论的余波中,蔚来智能驾驶产品与体验负责人黄鑫(Harry_AD)也加入了讨论,他在个人平台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深入剖析了主动安全技术量产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黄鑫提到,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最初,行业关注的是提升AEB的有效速度和最大刹停速度,前者旨在减轻碰撞伤害,后者则力求完全避免碰撞。他以奔驰在欧洲AEB技术的表现为例,强调了这项技术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紧接着,黄鑫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行业开始将焦点转向扩大AEB的响应目标范围。传统的AEB主要针对机动车、两轮车和行人,而蔚来及其同行则致力于将通用障碍物检测(GOD)技术融入AEB,使得系统能够对纸箱、锥桶等非标准障碍物做出反应。然而,这一改进面临着误触发率控制的巨大挑战,据黄鑫透露,目前能够将GOD技术成功量产应用于AEB的汽车品牌屈指可数。

随后,黄鑫介绍了第三阶段的发展,即扩大AEB的响应范围和角度。通过对事故场景库的分析,他们发现即便是加入了GOD技术的AEB,在面对复杂角度穿行的两轮车等场景时仍存在不足。为此,蔚来采用了端到端模型,实现了前向270度范围内的无角度限制覆盖,大大增强了AEB的实用性。

然而,黄鑫强调,无论是AEB还是其他主动安全技术,其本质都是概率学问题。现有的场地测试,即便连续成功响应,也无法保证100%的可靠性,更无法准确评估误触发率。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观点:安全技术的评估,应当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对事故损失的减少程度。

黄鑫以蔚来为例,分享了他们在主动安全领域的持续迭代成果。据他透露,过去一年中,蔚来的主动安全技术迭代使得车主的平均事故损失降低了25.2%,这一数据得到了四家保险业合作伙伴的认可。在最近的新ES6和EC6发布会上,蔚来还宣布了“蔚来安全价值共享计划”,旨在通过保费优惠等方式,让消费者直接感受到安全技术带来的价值。

黄鑫在文章最后呼吁,做安全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能够公开、客观地量化这一成果,才是产品开发的正道。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