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一场由国产新能源高端豪华车引领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给以BBA(奔驰、宝马、奥迪)为标杆的传统豪华车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期,德国汽车界的三大巨头——大众集团(奥迪的母公司)、宝马及奔驰,纷纷揭晓了它们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及销量数据。作为这些巨头们最为重要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业绩与销量均出现了显著的下滑。
具体来看,大众集团在这一季度实现了775.58亿欧元的营收,同比微增2.8%,然而其营业利润却大幅下滑了36.9%,仅为28.73亿欧元。在销量方面,尽管大众全球销量实现了1.4%的微增,达到了213.36万辆,但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却下降了7.1%。
奥迪作为大众集团的高端品牌,同样面临着中国市场的困境。一季度,奥迪全球交付量下降了3.4%,至383,401辆。而在中国市场,其交付量更是下降了7%,达到了144,471辆,这一降幅明显超过了全球市场的平均水平。
宝马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季度,宝马全球交付量下降了1.4%,至586,117辆。而在中国市场,其交付量下降了17.2%,至15.52万辆,成为宝马全球销量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奔驰虽然长期占据豪华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但在中国市场也未能幸免。一季度,奔驰全球销量下降了7%,至52.92万辆。在中国市场,其销量下降了10%,至15.28万辆。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奇瑞以及造车新势力理想、小鹏等,却在这一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它们的销量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且高端车型的价格区间也在不断攀升,已经成功侵入了传统豪华车30-50万元的价格区间。
为了应对在中国市场的不利局面,BBA以及保时捷等豪华品牌纷纷加大了在中国的本土化研发力度。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等前沿领域,它们也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车企的合作,以期重振在中国市场的雄风。
这场由国产新能源高端豪华车引领的市场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促使传统豪华车品牌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
面对国产新能源车的强劲势头,传统豪华车品牌能否在中国市场重新找回失地,将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