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盘古大模型抄袭风波:技术自研形象遭遇信任危机

   时间:2025-07-07 22:08 来源:ITBEAR作者:苏婉清

近期,一场围绕华为技术的争议风暴正在科技界迅速蔓延。争议的焦点在于,华为最新发布的盘古Pro MoE模型与阿里巴巴的Qwen-2.5L4B模型之间,存在高达0.927的相似度,这一数值远远超过了行业内通常认定的阈值0.7。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华为的代码库中,竟然出现了“Copyright 2024 Alibaba Group”的版权声明,这无疑为这场争议火上浇油。

6月30日,华为宣布在华为云上开源了包括盘古Pro MoE在内的多项技术成果,这些成果迅速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收获了大量赞美。然而,仅仅几天之后,质疑的声音便接踵而至。7月4日,一位研究者在GitHub上发布了一份名为“LLM‑Fingerprint”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通过模型指纹技术分析,发现盘古Pro MoE模型的注意力层参数与阿里Qwen模型存在显著的重叠,甚至在部分模块达到了逐层复现的程度。

面对质疑,华为迅速做出了回应。7月5日,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发表声明,坚称盘古Pro MoE是基于昇腾硬件自主研发的,并非基于其他厂商的模型进行增量训练。同时,华为也承认,在模型开发过程中,部分基础组件代码确实参考了开源实践,但这一切都是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要求的。然而,华为的这一声明并未能平息质疑,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事实上,这并非华为首次面临抄袭的质疑。回顾华为的技术史,不难发现,类似的争议曾多次上演。从2009年被指控抄袭Quintel的专利技术,到2016年被质疑购买土耳其教授的Polar码专利并宣称自研,再到2021年鸿蒙系统被指“套壳安卓”,华为似乎总是处于争议的漩涡之中。此次“抄袭门”事件,更是被网友戏称为“历史重演”。

此次事件不仅揭示了AI行业“伪创新”的现状,也引发了关于开源合规和行业自律的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开源不等于无主之地,华为的行为暴露了其对开源精神的误解。合规不是挡箭牌,尊重原创才是底线。同时,也有声音呼吁加快构建“开源合规指引”和“行业自律标准”,以避免“套壳炒模”的负面路径。

随着争议的持续发酵,华为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若华为无法通过技术细节公开、第三方审计等方式证明其清白,将进一步削弱其“技术自研”的公信力。长期以来,华为一直以“技术自研”和“民族脊梁”的形象示人,这一形象本质上是一种营销策略,旨在争取政策支持和用户认同。然而,在AI技术高度复杂化和竞争激烈的当下,技术争议可能成为其人设的“软肋”。

更为讽刺的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内部讲话中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而华为高管余承东也曾痛斥抄袭行为。然而,如今这些言论却被网友拿来反讽,质疑华为所谓的“创新”是否只是“抄作业”。开源不是抄袭的温床,技术自信更不该建立在别人的代码之上。我们期待华为能够给出经得起推敲的解释,而非用“合规”二字掩盖创新惰性。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