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在近期接受《巴伦周刊》专访时透露,受服务器与个人电脑处理器需求激增影响,公司芯片库存正以超预期速度消耗。据其分析,数据中心及客户端CPU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其中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至强”(Xeon)系列服务器芯片成为主要驱动力,尤其是Xeon 6“Granite Ridge”型号的采用率显著提升。
尽管英特尔已通过扩大Intel 7工艺节点生产线提升产能,但供需矛盾仍将持续。津斯纳明确指出,2026年第一季度将成为芯片供应的“关键考验期”,届时库存可能完全耗尽。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正采取多维度策略:一方面与客户紧密协作优化产能分配,另一方面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市场需求。
据内部消息,英特尔计划对已上市的Raptor Lake处理器实施价格调整。该决策背后反映的是产能优先级的战略转移——为确保服务器芯片供应,部分消费级产品产能被压缩。根据《电子时报》披露的调价方案,Raptor Lake系列现有150-160美元的定价体系将上调20美元(约合人民币142.3元),涨幅超过10%,调整窗口期设定在今年第四季度。
在近期财报会议上,津斯纳进一步阐释了公司的应对逻辑:“当前产能环境高度紧张,团队通过动态调整满足了阶段性超额需求,这种状态预计延续至2026年。”他强调,价格调整与产品组合优化是平衡服务器与消费市场供需的核心手段,旨在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