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源生态建设领域,版本生命周期管理是确保项目稳健发展、促进生态伙伴协同规划、降低开发者适配成本的关键环节。近日,开放原子基金会对外宣布,开源鸿蒙项目管理委员会(PMC)在第90次会议上正式审议并通过《开源鸿蒙社区版本生命周期管理规划(2025Q3版)》,旨在进一步规范版本发布流程、明确维护标准及技术支持周期,为社区开发者提供更清晰的版本迭代指引。
根据规划,开源鸿蒙社区将版本划分为两类:Release版本与LTS版本。两类版本在定位、发布流程及维护周期上存在显著差异,开发者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选择。其中,Release版本作为标准化稳定版本,遵循严格的质量管控流程,需通过集中编译验证、全量构建、集成测试等多环节验证,确保功能完整性与性能达标,最终经PMC评审后发布。该版本以“快速迭代、稳定可用”为核心定位,适用于对功能更新有需求但无需长期维护的场景。
LTS版本(Long-Term Support)则从已上线的Release版本中筛选产生,其筛选依据包括实际使用覆盖率、生态质量反馈及行业需求热度等因素,经PMC评审后确定。相较于Release版本,LTS版本的核心优势在于更长的维护周期,专为对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设计,如工业设备、智能终端量产产品等,可有效降低长期运维成本。
为稳定生态预期,社区明确后续将保持“每两年发布一个LTS版本”的迭代节奏。具体规划显示,开源鸿蒙6.1 Release版本将作为2026年LTS版本候选,8.1 Release版本则作为2028年LTS版本候选。社区将提前发布LTS版本规划路标,助力开发者预判选型方向。
针对两类版本,社区制定了详细的生命周期规则,明确不同维护阶段的支持范围与调整机制。其中,主动维护期内,社区将定期发布标签版本,持续合入缺陷修复、安全补丁及必要功能优化;被动维护期内,则仅针对“严重及以上级别”安全漏洞与核心缺陷提供修复支持,聚焦关键稳定性保障。
此次规划的发布,标志着开源鸿蒙社区在版本管理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通过明确版本分类、迭代节奏及维护标准,社区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更清晰的版本选型依据,也为生态伙伴的长期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开源鸿蒙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